1941年5月至1945年4月結束的延安整風運動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整風運動,這一次整風運動貫徹“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主要任務是反對主觀主義、宗派主義、黨八股,既整頓學風、黨風、文風。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新時期黨的作風建設,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習近平在多次講話中指出:“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作風問題本質上就是黨性問題”。
縱觀百年黨史,無論是剛開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還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作風建設擺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在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斗爭中,毛澤東在軍隊建設中規定部隊必須執行三條紀律、六項注意。
2014年,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講道:“我們黨作為一個在中國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對作風問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睆闹贫ê吐鋵嵵醒氚隧椧幎?、糾治“四風”到 “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持續深入推進作風建設深入人心,久久為功。
在黨言黨,黨的作風就是我們常說的黨風。毛澤東把黨的作風由一般的工作作風推及到政治、思想、組織、生活等各個方面,他在《整頓黨的作風》演講中說:“我們要完成打倒敵人的任務,必須完成這個整頓黨內作風的任務?!笨梢婞h的作風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黨的七大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作風、與人民群眾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作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總結概況為三大優良作風。
新形勢下,在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和打造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的征途中,繼承和發揚黨的三大優良作風依然十分重要。
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作風,知行合一,創新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是一種方法論,也是一種能力論。學習理論知識,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而是為了指導實踐、解決實際問題。了解和理解理論知識只是一個方面,實踐轉化運用才是理論學習的最終目的。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實踐不斷反思總結,進而提升理論水平。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既要防止教條主義左右我們,避免生搬硬套理論知識,誤以為學會了、背熟了理論知識就算會工作能工作了,就能干好干成工作了;又要防止經驗主義左右我們,避免沉浸在過去的成績中不能自拔,誤以為過去的成功經驗都不可變不可拋,一成不變拿來就用。
堅持與人民群眾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作風,凝心聚力,帶領人民群眾共創美好生活。
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宗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在企業管理中,廣大職工群眾就是我們身邊最可親可敬可服務的人民,管理好企業、發展好企業就是為人民服務。
與人民群眾緊密聯系在一起,就要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傾聽職工呼聲,心系職工疾苦。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職工群眾不發聲音,并不代表沒有心聲,我們要深入一線用心聆聽,實實在在、真真切切做好調研工作,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
當前,企業與職工共同面臨著改革與發展的困局,破解困局不僅需要領導層、管理層的勇氣和智慧、擔當和責任,更需要我們全體干部與職工、黨員與群眾并肩作戰,步調一致,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堅持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自我革命,用理想信念提升“四個自我”能力。
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有利于發揚民主、增進團結、純潔思想、解決問題,有利于提升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有利于建立和完善防錯糾錯、改革創新的機制。
開展好批評與自我批評,要堅定信念,端正思想,調好心態,實事求是,心懷若谷,謙虛好學;要開門見山,動真碰硬,紅臉出汗,一針見血,對癥下藥,治病救人。開展好批評與自我批評,我們還需要在思想上、認識上、方法上尋找突破口,讓批評與自我批評成為一種常態化工作機制,成為一種習慣融入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
我們黨作為一個在中國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對作風問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這是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說的,我們國有企業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干部必須深刻認識到: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來源:二公司
作者:干柔潤